51吃瓜每日更新,51吃瓜每日更新51|51吃瓜每日更新最快_51吃瓜每日黑料翻译版

健康熱線:0757-22318000
泌尿外科

鼠咬熱,你知多少?

作者:李靜   發(fā)表日期:2015年07月22日  點擊數(shù):0

幾天前,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了一位“發(fā)熱查因”的患者。患者15天前右下肢第三足趾被老鼠咬傷,皮膚破潰,伴少量流血。當時患者擠壓、清潔傷口,也沒有打狂犬病、破傷風等疫苗。

入院前一天,患者被咬處紅腫明顯,疼痛劇烈,伴頭暈不適,并至當?shù)蒯t(yī)院打疫苗。第二天,患者頭暈無緩解,腳痛加重,遂再次到當?shù)蒯t(yī)院檢查,患者高燒達39.9℃,當?shù)蒯t(yī)院建議他來我院進行治療。

患者入院后,醫(yī)師為他進行了檢查:腳趾被咬處紅腫,傷口滲液,血常規(guī)白細胞計數(shù)升高、中性粒細胞升高、血沉升高,鏡下血尿,腎功能輕度異常。給予羅氏芬抗生素治療,體溫沒有不降,改用青霉素后體溫下降至正常。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后,于近期痊愈出院。

 

小螺旋體型鼠咬熱預防與治療

鼠咬熱是由鼠類或其他齒類動物咬傷后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,病原體分別是小螺旋體及念珠狀鏈桿菌。該病國內相關報告較少,對此病的認識不足,容易引起誤診。

小螺旋體型鼠咬熱的臨床特征是被鼠咬傷后傷口如無感染常于數(shù)日內愈合,經過14 周潛伏期,已愈合的傷口又出現(xiàn)紅腫疼痛,后演變成覆蓋黑痂的硬結性潰瘍,局部淋巴結腫大、壓痛,伴有寒戰(zhàn),發(fā)熱。發(fā)熱可持續(xù)數(shù)天而驟退,但經數(shù)天后又再發(fā),呈回歸熱型。

預防本病的發(fā)生主要是防鼠和滅鼠, 也不要在無防護工具情況下捕捉老鼠。如不慎被鼠咬傷, 應立即現(xiàn)場處理傷口, 一是擠壓排除傷口內病原體,即從傷口近心端向遠端擠壓,排除傷口牙痕血液及組織液;二是傷口沖洗消毒, 在野外用清水沖洗,在醫(yī)院則用生理鹽水、雙氧水反復沖洗,再用碘酒、酒精消毒并包扎。一般經上述處置后,多數(shù)不發(fā)病,一旦發(fā)病也較輕微。